“畢竟讀了咁多年書,最驚一畢業就失業,會感覺好受挫。”今年夏季畢業於澳門科技大學的李兆暉(化名)指,從4月開始已經陸續投出十餘份簡歷,亦有前往招聘博覽會尋找機會,惟始終都如石沉大海。若持續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只能降低薪資要求,或轉向其他行業。
新冠疫情導致本澳經濟下滑,間接影響就業環境。統計暨普查局早前公佈的數據顯示,本澳3月至5月總體失業率為2.4%,本地居民失業率為3.4%,較2月至4月分別上升0.2個百分點及0.3個百分點。7月初澳門工聯舉行夏季大型招聘會,兩日錄得2,000多人次進場,較去年冬季招聘會錄得的500多人次增加4倍,數字創歷年新高,反映當前社會就業情況日益緊張。
目前又逢每年的畢業季,將有近萬名應屆大專學生及留學生畢業回澳投入市場,本身趨向萎縮的勞動力市場更為“僧多粥少”,使得工作經歷相較單薄的應屆生面臨重大挑戰。
應屆生月薪跌至一萬或更低
根據高教局“2019年澳門大專應屆畢業生升學與就業意向調查”報告,近七成三的學生離開校園後計劃就業,而打算繼續升學、同時就業及升學則各佔一成多。在計劃就業方面,近八成八選擇留澳工作,其次為前往香港或內地;有意投身的行業前5位依次為公共行政、旅遊會展、教育、銀行金融、社會服務。在預期薪酬方面,有三成學生預期月收入為澳門幣20,000元以上,三成七學生則預期月收入為澳門幣15,000至20,000元。
新青協理事長楊文遠在7月初出席電台節目時針對疫情期間應屆生的就業問題表示,預計本澳今年的大學畢業生有9,000多人,其中逾50%為本澳就讀的畢業生、18%為台灣、16%為內地,其餘則為外國就讀的學生。據他了解,整體而言,今年的應屆學生就業選擇變得狹窄。本澳旅遊、博彩等相關行業求職困難,就連較多人就讀的醫療及藥劑專業亦因疫情難以尋求職位,而科技或工程類等行業則暫時影響不大。
一同出席節目的人力資源協會理事長徐展文表示,本澳企業對招聘非常審慎,多數要考慮今年整體經濟情況,在薪酬水平方面,“應屆畢業生也由過去的1.5萬至1.6萬元月薪跌至1萬元或更低”,在本澳失業率趨增的環境下,學生需放下身段。
長期關注青年就業問題的新青協副理事長施妮娜日前引述應屆生目前遇到的難處時表示,有學生向她反映,畢業後打算尋找全職工作。在招聘市場職位不足的前提下,亦接受就業崗位與專業不匹配的情況,但近月寄出的履歷及求職信大多無音訊,只有少數公司願意提供面試機會,讓其感覺惶恐不安。
勞工局釋放一千八個實習名額
鑒於應屆生的就業環境嚴峻,勞工局在6月底與本澳的公共事務企業、銀行業及大型休閒企業推出“疫境自強‧職出前程”職場體驗計劃,釋放出1,800個實習名額,提供有關工程、資訊科技、客戶服務、餐飲服務、人力資源、採購、財務、設施管理及營運等崗位,於7月及8月分兩期進行。旨在令大學畢業的澳門青年能獲取職場體驗,加強職場競爭力,為未來就業做好準備。實習期間,企業會向參加者發放每月8,000澳門元或每小時50澳門元的津貼及為其購買保險。勞工局於7月9日公佈的入選名單顯示,合共有1,618名學生報名參加。
畢業於內地暨南大學的田靖(化名)在知悉上述計劃後,立即報名並順利獲得面試機會。她指出,臨近畢業時已開始聯繫以前曾實習過的機構,了解是否有直接進入正職的機會,但相關公司受疫情影響,已暫停招募新人入職。參加實習計劃是抱著“做住先”的想法,待整體環境向好時再作打算。
人力資源協會會長余榮讓則認為職場體驗計劃對畢業生幫助有限,因 1,800個實習名額太少,且畢業生結束實習後亦未必能獲聘。他稱,受疫情影響,雖然本澳失業率未有大幅上升,但包括博企在內的不少僱員正處於“亞失業”狀態,被迫放無薪假,企業沒有意願再招聘人手。因應市場需求下降,今年為應屆畢業生而設的招聘會明顯減少,大企業參與度低,而薪酬水平亦下降。
社會籲當局推措施助就業
施妮娜指出,政府可針對應屆畢業生求職難題推出政策及措施。制定專門針對青年的就業輔導及配對工作,並建議相關部門與高校合作開展講座,調整青年的就業期望值。她認為政府部門開放實習崗位,可參考外地經驗,以資助方式鼓勵企業增加實習崗位,可緩解當下的青年就業困難,協助青年盡早適應從學校過渡到社會的變化。
上月底,群力智庫中心為了解應屆大專畢業生及青年們的就業訴求,針對部分本澳應屆畢業生進行了訪談。該中心建議指,當局應與不同的團體、機構、企業合作,舉辦更多職業帶津培訓或帶津學習計劃,加大“疫境自強‧職出前程”職場體驗計劃的名額;採取“以學代賑”措施,與高校合作開設“可獲發還部分或全部款項”或設獎學金的高等課程,鼓勵學生繼續進修,延遲畢業時間,幫助渡過短期內“職位少、薪酬低”的就業困局。
編者語: 疫下求變 尋覓新機
經歷上半年的艱難抗疫,本澳已進入“後疫情”階段。雖然社會生活逐漸重回正軌,但疫情造成的影響遠未能消弭,令到不少應屆畢業生面臨就業困境。在整體經濟環境低迷的情況下,需要應屆生學會退而求其次,在困難中尋找新機遇。
首先要做的是調整就業期望值,包括就業方向和薪資。應屆生除了繼續尋求心儀的職業外,亦要有嘗試求變的心態,接受不同的工種,畢竟工作的道路不止一條,嘗試不同領域或能開拓更廣闊的視野;另一方面,作為步入社會的新人,工作經驗較少,應適當作出妥協,降低目標薪資。除了求職之外,繼續升學亦是一個好的選項,目前就業環境萎縮,學生可趁此機會繼續考研升學,提升自我,增強競爭力,順利度過今年的疫情求職艱難期。
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