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國家高度肯定澳門特區的教育成就。早在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出席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時,對澳門教育界“青年愛國教育”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稱讚“愛國愛澳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並要求澳門各界“繼續面向未來,加強青少年教育培養”。
在複雜多變的世界大環境下,如何令澳門愛國主義教育得到進一步發展,令澳門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進一步提高,令國家對澳門青少年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令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態勢得到進一步強化,這一直是澳門政府、教育界、乃至全社會共同探討課題
。
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教育範疇亦受中西文化影響。與社團辦學的傳統“紅底學校”相比,一眾擁有宗教氣氛、偏向西式教育的“教會學校”,如何理解並實踐愛國教育?學校又如何通過與社會各界合作,將社會資源引入校園的愛國教育?記者採訪了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王佩文、蔣燕兒兩位副校長。
冀學子生活化感受中華傳統文化
過去十年間,澳門政府先後修訂《非高等教育十年規劃(2011-2020)》、《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基本學力要求》等法律法規,令澳門開展愛國愛澳教育奠定了法制基礎。但由於本澳教育辦學力量多元,教科書的使用上,政府並無要求統一,所以每間學校如何實踐愛國教育,亦會有所區別。
副校長王佩文表示,聖心英文中學多年來一直透過大力舉辦不同活動、在教育中加入不同元素,讓學生更生活化地接受愛國教育。
“生活化”是該校推行愛國教育過程中的關鍵理念。在王佩文看來,只在課堂內用直接向學生灌輸“愛國教育”相關概念和知識,學生在感染深度上遠遠不及體驗教學。因此,校方在處理上更為糅和,更偏向於透過舉辦不同的活動,將“愛國教育”的知識轉化為經驗和回憶,讓學生生活化地接觸和瞭解中華傳統文化,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加強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提升對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認同,慢慢內化成個人素養。
“舉例而言,透過升旗禮瞭解國歌、國旗是愛國教育的重要環節,”王佩文表示,“我們學校通過舉辦‘升旗培訓班’,令更多學生接觸國歌、國旗的相關知識。”
對於大部分學校而言,“升旗隊”是一個固定的學生群體,十多個乃至幾個經過培訓的特定學生將會負責其任內所有的升國旗禮,直至退任。但該校採取與別不同的“升旗培訓班”形式,校方首先聘請專業的外聘老師到校負責培訓,再從高小至中學所有年級、所有班級中每班抽取3、4名學生,組成接近70人的培訓班。培訓班成員每周六會回校進行理論學習及實際操練,至培訓成熟,學員將會被分成數個小隊,輪流在每周一的升旗禮上,當面向全校師生進行升國旗儀式。與傳統學校籌備的“升旗隊”相比,該校的“升旗培訓班”無疑受眾範圍更廣,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亦更大。
除此之外,王佩文還指出,學校還通過成立中樂團,舉辦民族服飾周,辦粵劇班、舞龍舞獅班、功夫班等等大量活動、項目,讓學生親身接觸、體驗、瞭解中華文化,在“尋根”的過程中,強化“中國人”的身份觀念認同,以及提升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
王佩文還介紹,疫情發生前,學校得到中聯辦及教青局的協助,邀請中國國家京劇院到校進行“京劇進校園”藝術講座。一眾京劇名家向師生介紹了京劇的歷史與形成、生旦淨丑四大行當的表演特色、京劇中的四功五法以及道具的示意性等內容。主講人孫桂元還邀請了幾位同學上台互動,跟隨花旦演員模仿學習京劇“拾玉鐲”動作,而且還為學生展示了勾臉技法。
王佩文進一步指,校方正是舉辦類似活動,讓學生近距離地感受國粹的獨特魅力,體驗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融合中西教導學生積極價值觀
在許多不瞭解的外界人士看來,愛國教育中所包含的“中華傳統文化”,與教會學校的“西方宗教氛圍”,是截然不同的文化體系。副校長蔣燕兒表示,盡管中西方的文化體系不同,但不論是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的‘仁、義、禮、智、信’,抑或是西方宗教中追求的‘真、善、美’,均教導學生積極正面的人生觀、價值觀。盡管兩者的導向或有不同,但從追求的目標而言,兩者之間並無矛盾。
在這樣的教育觀念下,學校是如何開展相關的課程?蔣燕兒介紹,校方將以往的宗教科課程整合成“宗教、品德與公民教育科”,在此類課程中,授課老師在教導宗教品德的過程中,尋求中華傳統文化與品德互相印證。
蔣燕兒舉例指,校方十分著重培養學生“仁愛”與“謙遜”的品德,而“仁”正正是中國儒家思想當中的核心價值。授課老師向學生教導“仁”的價值時,一方面會講述耶穌或聖人關懷他人需要的例子,另一方面亦會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出相應的例子,讓學生在受教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養分。
而對於“愛國教育”當中的“基礎硬知識”,蔣燕兒表示,學校會通過歷史課堂、午間廣播、校園宣傳欄等不同途徑進行展示和教育,令學生充分接受相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