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首頁» 家校社齊關懷疫下青少年身心健康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家校社齊關懷疫下青少年身心健康
【發佈日期】2021-10-22 03:05:13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全球新冠疫情持續反覆,距離恢復正常運作仍有較遠距離,在各種防疫限制措施下,自我隔離和社交疏遠讓部份人士產生心理壓力,本澳在疫情期間亦不時傳出青少年輕生個案,不禁令人扼腕。婦聯心理治療中心於2020年1月至8月期間接收的新求助者中有28名未成年學生出現自殺或自殘念頭,涉及“自殘”學生最小為6歲,涉及“自殺”學生最小為11歲。對於疫情下較易引起青少年出現心理問題,且有低齡化趨勢,對此,社會大眾對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關注度亦隨之增加。

澳門心理學會主辦的“2021年學術年會”於日前舉行,今屆年會以“青少年的‘心’耕建造,後疫情時代的正向心理發展之路”為主題,邀請到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作為主講嘉賓,藉此借鑑不同地區的服務經驗,共同探討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如何聯動家庭、學校、醫療機構及社區資源,系統性地發展正向心理活動及課程,促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升青少年適應轉變的能力。

今屆學術年會於10月17日下午2時以線上形式舉行,主講嘉賓包括有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王建平教授、香港大學心理學系林瑞芳教授、台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李筱蓉臨床心理師,以及澳門精神科醫學會何志榮醫生,專題內容主要圍繞青少年情緒干預的有效策略、如何在校園內推廣靜觀及情緒教育的文化,以及如何系統性地培養青少年的情緒覺察及表達能力。是次活動吸引了300多位來自本澳不同服務單位的專業人士及社會人士參加,包括學生輔導員、心理輔導員、心理治療師、社工、教師及醫療人員等。

澳門心理學會理事長程美珍致辭時表示,過往青少年透過參與活動和社交,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建立人際關係,惟現時的防疫措施限制活動發展,在此情況下,多項的研究及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在疫情期間出現憂鬱症、焦慮症的機率呈雙倍增加。心理學會近期亦接獲不少教育團體的輔導人員反映,指不少青少年出現精神健康問題,因此向學會尋求協助,由學會派出心理輔導員或治療師到校輔導。

她續指,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特區政府近年積極發展多項服務應對,但現時服務內容仍有限制,欠缺連貫性及系統性的安排,致使不同學校及年齡段的學生所接收的訊息不一。對此,本澳可參考國家教育部於今年7月發出的指導文件,配合國家教育政策,加強心理健康課程的建設,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中小學的校本課程內,從小培養學生認識情緒,提高學生自助、互助及求助的意識。

團體四建議提高青少抗逆力

今年初,本澳曾兩個月內出現3宗中學生輕生個案,身兼慢性病防制委員會委員、婦聯心理治療中心主任的劉振峰此前曾表示,事件反映青少年心理健康亟需社會重視,需要多方合作為青少年創建幸福和諧成長環境。他引用衛生局於2018年訪問2萬多名中學生的調查,數據顯示逾兩成學生曾認真考慮自殺,以及逾一成學生曾計劃如何自殺。當中只有一成七學生曾經尋求支援,反映青少年對心理健康重視未足夠,求助意識需要提升。

劉振峰認為,引發青少年出現心理行為偏差或自殺動機,或因曾經遭受校園欺凌、學業壓力、人際關係或家人關係等相關因素所致,提升抗壓力和生命教育知識的灌輸,是構建良好心理環境的重要一環。為加強家長與子女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和關注子女的身心健康,婦聯心理治療中心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講座及支持小組,教授家長與子女應對情緒相關知識。

對於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劉振峰提出四項建議:一、加強針對家長、教師和學生進行預防教育,提升校園內尋求協助的意識,及對有自殺風險的學生作支持性回應。教授面對情緒困難的解難技巧,減低在逆境時選擇衝動行為的負面想法,提升抗逆力;二、建議校方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評估和篩檢,以便更早發現有風險的學生,開展輔導或轉介至專業心理治療師跟進,提供針對支援;三、為青少年提供適合的預防自殺資訊,包括學習與處在抑鬱中或考慮自殺的朋友的談話技巧、辨識自身或他人是否有抑鬱症以及提供求助渠道等,從而建立正向價值觀;四、全社會重視家庭教育工作,建立良好親子關係,主動了解子女日常學習與網絡生活情況,預防自殺與網絡欺淩的發生。

編者語: 父母應多關心子女情緒變化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面對人際關係、學業、事業等壓力,人們往往容易產生情緒問題。

青少年的社會和生活經驗不足,加上現今較多雙職家庭,工作忙碌的父母可能難以及時關注到子女情緒,往往會忽視子女面對的成長壓力,久而久之,當青少年遇到問題時,通常無法適時紓壓,亦難以向父母敝開心扉及求助。更甚者,當子女求助時,有些父母卻認為子女抗壓能力低,且礙於社會風氣,即使子女可能出現情緒或精神問題,也擔憂子女求醫時會被標籤為“癡線”。

編者認為,即使政府及機構已共同設立相關的精神健康關注小組,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及社會對待情緒病的看法,切勿將情緒病污名化,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感到羞愧,繼而諱疾忌醫。 

父母應與子女建立良好關係,且適時關注其言行有否出現異常,當子女願意傾訴時,父母可以成為一個聆聽者,讓子女感受到愛和陪伴。一旦發現子女受到較嚴重的情緒困擾或懷疑有情緒病時,父母除了關懷呵護之外,更應該明白病向淺中醫的重要。

 

春華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mo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