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自4月22日至5月11日15時,北京累計報告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892例,涉及15個區。
龐星火:京存在隱匿傳染源
北京要求,5月12日起,進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單位、商務樓宇、商場超市、賓館酒店、餐飲飯店等公共場所,須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這是記者從11日召開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的。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5月10日15時至11日15時,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56例。
北京有關單位突發聚集性疫情,增加了疫情防控的不確定性。龐星火表示,自5月8日中鐵十一局三公司報告首例感染者以來,目前累計報告感染者15例,涉及2個區,其中房山區8例、海澱區7例,預計未來還會出現續發病例的可能。
此外,位於順義區的北京農商銀行數據中心相關聚集性疫情目前累計報告感染者32例,其中員工25例、員工親友7例;涉及7個區,順義區17例,海澱區8例,豐台區3例,西城區、朝陽區、通州區、昌平區各1例。
龐星火指出,當前北京社會面依然存在隱匿傳染源,對新發病例要嚴格堅持“24小時處置法則”,做好覆核、落位、管控、轉運、流調、排查管控風險人員等每個環節,堅決阻斷疫情傳播。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檢疫檢測工作組副組長、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昂在發佈會上介紹,5月10日,北京區域核酸篩查累計篩查1,453萬人並已完成檢測,篩出2管混採陽性,分別位於海澱區、通州區。
李昂稱,核酸檢測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確診依據。為加強抗原檢測與核酸檢測的互相補充和有效銜接,進一步提高“早發現”能力,北京開展重點區域、重點行業人員新冠病毒抗原檢測工作。
“要從每個環節發力,盡快打破疫情膠著狀態,開展‘動態清零’行動。”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在發佈會上表示。
外交部批譚德塞言論不負責任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5月10日表示,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動態清零”策略,考慮到病毒現在的行為,以及對未來的預期,認為是不可持續。
外交部於5月11日在記者會上對此回應,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國就世界衛生組織對“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的批評意見表示譴責,希望有關人士客觀合理地看待中國國情和防疫方針,要弄清楚事實,不要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
趙立堅又指,中國政府始終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他重申,“動態清零”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以最低的成本進行疫情防控,保證人民生命健康。中國感染率、死亡率保持全球最低水平,中國的疫情防控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防控措施是科學有效的。中國是世界上疫情防控最成功的國家之一,這是國際社會有目共睹的事實。
上海復旦大學有研究表示,如果當局放棄“動態清零”政策,或導致近160萬人死亡。
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文,指根據上海疫情模型預測,由於長者接種率低,如果任由變種病毒“奧密克戎”不受控制地傳播,疫情將有海嘯式爆發的風險。
文章指,如果沒有大規模檢測和嚴格封控等措施,疫情高峰期的深切治療床位需求是實際床位數量的近16倍,半年內可導致155萬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