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首頁» 政府跨部門聯合啟動“健康校園”計劃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政府跨部門聯合啟動“健康校園”計劃
【發佈日期】2025-03-14 01:09:29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衛生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攜手聯動全澳10所高等院校,共同開展高等院校“健康校園”計劃,致力為超過66,000名教職員和學生建立健康、關愛、積極的工作和學習環境。

高等院校“健康校園”計劃於上月26日舉行啟動禮。衛生局局長羅奕龍、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以及逾200名來自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澳門旅遊大學、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聖若瑟大學、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澳門管理學院、中西創新學院10所參與該計劃的高等院校領導、教職員和學生出席了啟動禮。

羅奕龍在啟動禮致辭時表示,健康是社會穩定與國家發展的基石。國家將保障人民健康置於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澳門特區政府亦以居民健康為首要任務,積極推行《健康澳門藍圖》的各項部署,貫徹“以居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結合衛生和教育資源,將健康元素融入公共政策,達致“健康澳門2030”的目標。自2004年起,特區政府已在中小學全面推行“健康校園”計劃,現有76所學校參與,覆蓋近9萬名學生。隨著計劃的成功推行,現在進一步延續至高等院校。而此次高等院校“健康校園”計劃聚焦五大方向:落實健康政策、創建健康環境、提高健康素養、培育健康文化及加強合作交流,全面提升教職員及學生的健康意識與管理能力。是次啟動禮彰顯了特區政府對居民身心健康的關注與承諾,也展現了高等院校推動健康文化的決心和行動力。未來,特區政府將深化跨部門合作,通過多元活動與政策支持,推動計劃落實,培養師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實現“幸福澳門”願景,並為健康中國建設作出貢獻。

龔志明致辭時則強調,健康體魄是走好人生旅途、實現自我價值的基石,國家《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也強調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目前,澳門高等院校師生總數超過66,000人,是推動“教育科技人才”發展的重要力量。教青局一直重視學生身心健康,各所高等院校亦採取不同措施促進學生擁有健康的校園生活,例如澳門大學舉辦健康大學週、澳門理工大學配合市民體質監測等。為配合落實《健康澳門藍圖》行動策略,衛生局和教青局合力推出高等院校“健康校園”計劃,以便更有系統地創造支持健康的環境、提升師生健康素養、培育健康校園文化,從而增強師生身心素質、提高工作與學習的成就感、促進整體幸福感。

據介紹,高等院校“健康校園”計劃圍繞五大方向展開工作:

落實健康政策:高等院校將制訂並執行適切的健康促進政策和措施。衛生局與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自去年6月起走訪多所院校,根據院校實際情況共同探討並制訂可行的實施方案。

創建健康環境:向教職員和學生提供健康餐飲選擇;提供簡單運動設備或舉辦活動時安排集體體操,鼓勵日常身體活動;設置血壓和體重測量設備,促進主動健康管理;推動疾病篩查,建立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校園氛圍。

提高健康素養:定期發佈健康訊息,幫助教職員和學生掌握更多健康知識和技能,從而更好地實踐健康行為,改善健康狀況。

培育健康文化:透過舉辦促進身心健康的活動,例如在去年“迎新日”等重要節點推出“活力健康站”巡迴活動,並於去年11月成功舉辦分享交流會,鼓勵教職員和學生互相關心和支持,共同營造關愛和諧的健康校園文化。

加強合作交流:建立院校與兩局之間的合作平台,持續提供健康技術支援,並鼓勵院校反饋意見,通過多方協作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此外,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健康促進處黃穎雯處長在啟動禮上詳細介紹了高等院校“健康校園”計劃的內容。現場亦設置了健康推廣互動攤位,為出席人士提供血壓、血糖檢測服務,以及向其推廣“我的健康2.0”健康管理功能。

編者語: 打造健康校園育身心健全人才 
 
對大學生而言,身心健康是學術表現與未來職業發展的基礎。澳門作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學生普遍面臨空間壓縮、學業競爭激烈等問題。健康校園是澳門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當校園不再只是知識工廠,而是孕育健全生命力的生態系,澳門才能培養出真正適應未來挑戰的人才。
另一方面,隨著社會風氣改變、社交媒體的普及,大學生容易受不良文化影響,出現作息紊亂或成癮行為。如何在校園內建構正向生活方式,成為關鍵課題。  
為此,建議相關部門除了落實上述高等院校“健康校園”計劃圍繞的五大方向以外,還應將健康素養列為通識必修課,內容涵蓋壓力管理、營養科學及數位健康,例如防手機成癮、抗抑鬱焦慮等健康課程。
秋實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mo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