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pg)
【本報訊】康復服務十年規劃跨部門策導小組昨日下午舉行“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總結分享會及下一階段十年行動計劃說明會”。會上提到,下一階段康復服務十年行動計劃將以身心康復、發展潛能、支援保障、共融環境為四大聚焦範疇,並以智能科技、無障礙建設、社會共融環境為相應的重點發展方向,重點策略及措施包括支持康復服務設施引入智能科技設備、增加人工智能語言治療輔助系統使用名額、開展無障礙建築立法前期研究、打造新城A區為無障礙出行的示範社區和發展無障礙地圖等。行動計劃爭取今季落實最終內容,預計明年首季公佈文本。
會議在科學館會議廳舉行,與會者約150人,包括參與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的政府部門、復康事務委員會委員、無障礙事務工作小組、康復機構、專業組織等代表。
康復服務十年規劃跨部門策導小組副組長、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在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一直十分關注殘疾人士和其家庭的需要。過去十年,在特區政府的積極努力、民間機構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協作下,康復服務在質及量方面都取得階段性發展成果。目前,首個十年規劃已完成了362項措施,整體完成率達98.6%,策導小組有信心於今年內完成所有工作。下一階段,特區政府將以更緊密的跨部門協作、更精准的政策實施,讓殘疾人獲得更優質的康復服務。
會上,各部門代表引介了身心康復、發展潛能、支援保障、共融環境等範疇的工作成果及總體成效。此外,社工局社會互助廳代廳長余家偉引介了2026至2035年康復服務十年行動計劃的籌備工作表示,有關計劃將新增參與部門,共有五司18個公共部門參與,以智能科技、無障礙建設及社會共融環境作為重點發展方向,推動康復服務高質量發展,當中包括加強本澳電子地圖的無障礙功能,便利旅客及居民的使用。短期措施包括將於本澳開發無障礙(輪椅出行)線上地圖導引服務,以便利旅客及殘疾人士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無障礙出行,例如完善地圖上的無障礙設施,無障礙廁所、降低的路緣、無障礙行人天橋等。中期措施包括於電子地圖加入所有公共部門辦公大樓的無障礙設施。長期措施為發展視障出行的無障礙地圖,並計劃引入和加強應用智能科技,便利殘疾人士生活及融入社會。其中,首兩年短期措施將於社工局及公共行政大樓引入室內導盲機械人,並於2028至2030年的中期措施將室內導盲機械人推廣至設置無障礙輔助主任的場所應用,2035年推廣至所有公共部門使用。
各與會者在會上圍繞口述影像社區推廣、殘疾人士緊急陪診服務、語言治療師資格、殘疾人士家居支援服務、照顧者津貼受惠範圍、殘疾人士就業機會及職業培訓、人工智能應用、殘疾人士出行、長期病患者康復治療服務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康復服務十年規劃跨部門策導小組代表逐一回應。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