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pg)
【本報訊】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置貨站奠基儀式昨日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標誌著澳琴交通物流深度融合的關鍵工程正式進入建設階段。據悉,該項目計劃2026年底完工,2027年上半年開業,建成後預計年處理航空貨物能力可達30萬噸。
項目奠基儀式由行政長官岑浩輝與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新聰、副主任呂玉印,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顯法,經濟財政司司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戴建業,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廣東省委橫琴工委副書記、省橫琴辦主任、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聶新平,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馬有恆,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朱碧新及副總經理林戟等主持。
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置貨站項目位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內,東臨琴海西路,南臨環島北路,西側為磨刀門水道,距離澳門國際機場約13公里。據悉,該項目由深合區引入的澳門國際機場及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旗下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建設,規劃興建機場貨站、物流倉庫、綜合樓、地下車庫等功能設施,總投資約7億元人民幣。
戴建業在項目奠基儀式上致辭表示,服務澳門、聯通灣區是橫琴合作區的核心使命之一。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置貨站的奠基,標誌著項目正式轉入實質性建設階段。項目建成後,勢必帶動本地就業,吸引航空貨運關聯產業集聚,為澳琴跨境貿易等產業注入澎湃動能。合作區將充分利用“澳門+橫琴”的獨特優勢,支持澳門國際機場加快構建“樞紐+通道+網絡”的現代航空物流服務體系,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強化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的空中物流通道,促進澳門航空貨運樞紐建設和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資料顯示,澳門國際機場2024年航空貨運處理量達10.8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近七成。澳門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委員會主席陳穎雄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澳門本身生產製造產業較少,不少貨件均由內地運往澳門再飛往世界各地。橫琴前置貨站落成啟用後,內地經澳門的出口貨件無須運到澳門國際機場處理,可以在橫琴實現前置處理,提升物流效率。此外,隨著澳門國際機場填海擴建項目的建設,機場空間、範圍將擴大,填海工程完成後可撥出更多資源建設貨運相關設施,配合橫琴前置貨站項目,有利於機場未來的貨運發展。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