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頁» 香港填海選址何處 林鄭或已計劃多年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香港填海選址何處 林鄭或已計劃多年
【發佈日期】2018-07-04 22:39:19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本報綜合報道】在土地諮詢仍在進行之際,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主動提及填海問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甚至指明填海地應“大過沙田”。據港媒報道,官方近日突然對填海態度積極,也引起外界關注政府是否已對土地大辯論有預設立場。

若單純議事論事,香港造地工作停滯多年,居住問題又不斷惡化,填海似乎無法避而不談,但香港還有甚麼填海選址,可以大過居住近70萬人的沙田?其實有關選址,很可能在大嶼山與香港島之間的中部水域填海,這個計劃已放在政府“櫃桶底”廿多年,在2011年,林鄭仍是發展局長時更曾做過大規模研究,整個計劃可能已萬事俱備,只欠“一錘定音”。
 中部填海塵封已久
由於填海本身是一個“惹火”議題,既觸及環保團體的神經,也會令附近居民擔心污染以至日後交通擠塞等問題。所以不論是近日惹來熱議的馬料水、龍鼓灘填海方案,即使填海規模有限,卻都遭到環團及居民的強烈抗議,可知難度有多大。
而有關“大過沙田”的中部水域填海問題,早在八、九十年代社會已開始討論。例如在1993年,規劃署曾研究在大嶼山東部興建新的貨櫃碼頭,當中提到在交椅洲填海,並連接大嶼山,是為最初步的構思。
不過後來環評報告指出,交椅洲島內包含高灌木叢和林地生境,又是鳥類的重要棲息和繁殖地點,工程無可避免影響生態環境,最後沒有成事。政府於2001年完成的《新界西南發展策略研究》中,也提及在交椅洲興建貨櫃碼頭,不過沒有再詳細解釋填海問題,有關計劃亦自此塵封多年。
指填海被“妖魔化”
由於政府自2000年代起造地工作極度緩慢,填海又經常面臨法律訴訟挑戰,自身亦沒有其他方法建立土地儲備,以致房屋供應緊張。前特首曾蔭權在2010年施政報告中,重提就維港以外進行適度填海諮詢公眾。當時曾蔭權對填海問題看似很有決心,他在2011年6月9日親自乘坐直升機,視察全港7個可用作填海的地點,當時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亦有陪同。
同年7月,土木工程拓展署展開有關土地供應的顧問研究,就更改土地用途、重建、收地、在維港以外填海、發展岩洞、重用前石礦場6個土地選項諮詢公眾以及研究其可行性,其中填海為焦點。
林鄭月娥當時立場亦十分明晰,她在該年11月主持諮詢活動啟動儀式期間,呼籲各界不要將填海“妖魔化”,並指本港大部分的建材及污泥都是運往內地台山作填海之用,如果只選擇在其他地方填海而反對在港填海,頗為不負責任,況且運送所用的躉船其實也要消耗燃油和成本,同樣不合符經濟和環境效益云云。
 多管齊下改善居住
然而,針無兩頭利,正如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所言,沒有一個土地選項是“無痛”,總會觸及或多或少的持分者,現實上也不會有填海工程對環境毫無影響。要改善港人狹窄的居住面積,就要付出一定代價,有所取捨。現時香港約有7,000公頃的土地是透過填海取得,佔香港已發展土地面積25%。要是沒有這些土地,香港亦難以發展成今日的國際城市。
不過又再想深一層,填海造地是一回事、如何運用填海地又是另一回事。假如以現時香港的城市規劃佈局,中部水域填海後可能成為港島商業區的延伸,成為另一個核心商業區CBD,經濟活動集中在少數區域的格局不變,意味居於其他區份的市民,可能會繼續現時每日舟車勞頓、天天都要“大遷徙”的生活,又是否一個真正的宜居城市呢?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cc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