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頁» 林鄭發表施政報告 推逾220項新措施 重點房屋土地等政策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林鄭發表施政報告 推逾220項新措施 重點房屋土地等政策
【發佈日期】2019-10-17 06:41:58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本報綜合報道】2019年10月1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通過視頻直播向市民宣讀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林鄭月娥表示,報告重點關注房屋、土地供應、改善民生和經濟發展四方面的工作。

林鄭月娥強調,儘管今年施政報告的籌備時間不足,但特區政府仍提出了超過220項新措施。部份措施只有政策方向或可行方案,樂意用心聆聽市民意見,豐富或調整政策的內容及細節。

房屋和公屋是本屆《施政報告》的高頻詞,共 51次“房屋”、16次“公屋”。具體政策包括提出十大措施助推港人置業買樓、為未等到公屋的市民提供過渡性房屋等,同時利用《土地收回條例》,收回包括新界棕地在內的三大類私人土地以發展“百分百公營房屋”(包括公屋、居屋等)。

多年以來,香港民間一直力推考慮利用棕地發展房屋,這是港府首次回應,表示將收回棕地。

此外,林鄭月娥亦表示,將繼續推進早前爭議頗大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林鄭月娥表示將“繼續努力向公眾解釋項目的目標和技術研究”,同時搭建平台讓專業人士和青年人士加入討論。

推十大房屋政策放寬首置人士貸款比例

林鄭月娥今日宣讀《施政報告》時表示,房屋問題是民怨的根源 ——房屋並不是簡單的商品,適切的居所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政府將推出十大措施,改善房屋問題。

十大措施部份針對中產及小康人士,包括放寬首置人士的貸款比例、加快公屋及居屋出售等,協助港人置業買樓。其他針對基層市民,包括民間討論多時的利用工廠大廈重建公屋、研究為未輪候到公屋的市民提供恆常租金津貼、以及未來4年提供一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等。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放寬首置人士的按揭貸款比例。施政報告宣佈,按證保險公司將放寬按揭保險計劃的樓價上限,首次置業人士(即申請時並未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申請最高9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將由現時400萬元提升至800萬元;申請8成按揭的樓價上限則會由600萬元提升至1,000萬元,後者可包括自用樓換樓的按揭。

上述措施將於宣讀《施政報告》當日生效。這一措施公佈後,美聯等地產交易公司的股價明顯上漲。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相信樓價逾600萬至1,000萬單位最受惠,首9個月該類物業佔二手註冊量逾3成,預計全年可以將比例提升4至5成,但樓價受到中美貿易戰及社會因素影響,樓價不會因此而飆升;而由於該風險由按證保險公司而不是銀行承擔、並有壓力測試,美聯認為並不會增加樓市風險。

林鄭月娥強調,放寬首置人士的按揭貸款計劃是為了幫助一些有能力供樓、但沒有能力支付足夠首期的人士,給予他們能夠置業的機會,特別是專業人士。

利用《收回土地條例》

最新《施政報告》表示,為增加香港土地供應,將利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三大類土地,用於發展公營房屋,林鄭月娥表示,未來五年將收回400公頃土地,包括:

一、可能具發展潛力,但未納入新發展區或其他發展項目,大部份屬私人擁有的新界棕地,估計約450公頃,包括位於屏山及藍地一帶棕地;

二、各區法定分區計劃大綱圖上已規劃作高密度房屋發展,但因為各種原因(例如業權分散或基建限制)仍未有發展計劃,而評估後認為適合作公營房屋發展的私人土地;

三、收回位於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和竹園聯合村寮屋區的私人土地,以加快發展這些合共七公頃的市區用地。

《收回土地條例》在2018年港府推行的“土地大辯論”中曾引起辯論,當時民間對於利用該條例收地的呼聲甚高,但林鄭月娥表示,隨意運用《收回土地條例》可能引致司法覆核,處理官司須一段漫長時間,最終土地無法有效釋放。

此外,《施政報告》亦指出會繼續推行政府去年推出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該計劃原定於今年年終公佈,隨後政府宣佈暫延,林鄭月娥16日宣佈,發展局稍後將公佈計劃細節。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cc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