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9月29日報道,在當天短期支出法案未獲投票通過後,為避免政府“關門”,美國國會眾議院將於9月30日再安排一輪投票。
當地時間9月29日,美眾議院以198票贊成、232票反對的投票結果否決了一項由共和黨提出的短期支出法案。該法案要求削減開支、限制移民,並將聯邦政府撥款延長至10月31日,從而避免政府“關門”。在該法案被否決後,如果聯邦撥款未能獲得延長,那麼美國聯邦政府部分機構就將自當地時間10月1日起關閉。據悉,這也將是美國聯邦政府歷史上第22次“關門”。
分析人士指出,其實在投票之前,這一權宜之計的法案就注定會失敗。因為幾位共和黨強硬保守派已宣佈,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支持臨時支出法案。
美國聯邦政府本財年將於9月30日結束。如果國會不能在當地時間10月1日零時前通過任何支出法案,以支持政府在2024財年的撥款,美國政府將正式宣佈“關門”。
據報道,白宮和各政府部門正在為可能發生的“關門”做準備。如果政府宣佈“關門”,除了必要員工和收到特殊通知的員工,政府機構的僱員將被安排休假。
美國高盛集團首席經濟師兼全球投研部主管揚•哈丘斯預測,美國國會議員難以就新財政年度預算撥款法案達成協議,從10月1日新財年開始之日起,聯邦政府部分機構將“關門”兩至三週,民主、共和兩黨最終可能因國防和邊檢壓力而妥協。
哈丘斯在9月27日發佈的研報中寫道:“今年政府貌似將‘關門’的可能性已延續多月。我們現在認為,政府‘關門’的機率上升至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