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香港中通社3月31日消息,當日在北京舉行的“腦機接口創新發展與應用論壇”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杜廣達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演進,正在推動腦機接口等技術進入爆發前夜。
杜廣達說,工信部將加強頂層設計,與有關部門加強協同,發佈《關於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產業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推動各方形成合力,共促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
腦機接口是在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建立直接連接的通路。大腦在思維活動時產生腦電波,腦機接口則通過識別腦電波特徵直接讀取大腦意圖,將其轉化為計算機指令,實現人與機器或外部環境之間的交互聯通,創造讓癱瘓者行走、讓失語者“說話”、讓盲人“復明”等奇跡。
舉例來說,自2023年開始研發“北腦一號”,便採用了128個通道微型系統,電極陣列貼附於硬膜外,進一步提升了安全性。手術後開機有效通道數超過98%,達到了半侵入式腦機接口在全球實現無線全植入人腦的最高信號通量。目前,中國腦機接口領域的發展呈現出侵入式與非侵入式技術雙軌並行趨勢。
另據“湖北發佈”消息,3月31日,湖北省醫保局發布中國首個腦機接口醫療服務價格。其中侵入式腦機接口置入費為每次6,552元(人民幣,下同),侵入式腦機接口取出費為每次3,139元,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適配費為每次96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