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中新社珠海4月1日消息,珠海隆盛水產品有限公司載有龍虎斑、青蟹、牛蛙等食用水生動物的貨車,當日經拱北海關所屬香洲海關關員監管後,駛往口岸快捷通關運到澳門。這標誌著首批每日供應量調高後的“小品種”食用水生動物順利供應澳門,澳門市民的“菜籃子”有了更多選擇。
據了解,針對供澳食用水生動物品種多、批次多、單一品種批量少、來源廣等特點,拱北海關與澳門市政署多年前建立了供澳“小品種”食用水生動物中轉配送模式,允許每日供應量較小的“小品種”食用水生動物來自非註冊登記養殖場,實現80餘種水生動物穩定供澳。為適應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雙方於近日調高鋸緣青蟹等8種食用水生動物的每日供應量,由每月大約280噸調高至每月最多350噸。
“澳門市場對鮮活水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尤其對石斑魚、青蟹等特色產品需求旺盛。”珠海隆盛水產品有限公司加工配送中心負責人周金宏介紹,調高供應量後,能更好滿足澳門餐飲業的需求,也為該企業拓展市場提供了契機,未來計劃將月度供應量增加45噸以上。
此外,為保障供澳食用水生動物安全穩定供應,拱北海關深化與澳門市政署監管合作,於2023年11月建立“檢疫前推,合作監管”模式,共同訂立一個標準,源頭一同監管,定期開展產地聯合探訪和221個項目的聯合監測。該模式實施以來,累計6,300餘噸供澳食用水生動物享受政策便利,佔內地供澳門總量的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