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大型國際文化藝術盛會“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以下簡稱“藝文薈澳2025”)將由本月起至10月舉行,活動由社會文化司指導,文化局主辦,旅遊局、銀河娛樂集團、新濠博亞娛樂、美高梅、金沙中國有限公司、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澳門永利渡假村協辦。“藝文薈澳”以政府、企業、藝術家和公眾參與的共建模式凝聚全球創意,共同打造具標誌性城市文旅品牌的藝術盛事活動,為“一中心”“一基地”的建設注入強大動能。
“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新聞發佈會昨日上午10時在澳門文化中心會議室舉行,文化局局長梁惠敏,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黃嘉祺,旅遊局旅遊推廣廳廳長劉鳳池,新濠博亞娛樂董事鍾玉文,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品牌發展及市場推廣高級副總裁梁珮兒,銀河娛樂集團公共關係助理高級副總裁黃芝蓉,威尼斯人澳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傳訊及社會事務副總裁江慧賢,永利澳門及永利皇宮項目策劃副總裁劉健敏,美高梅文化藝術總監何桂姍,“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總策展人馮博一,文化局副局長鄭繼明及蔡健龍,視覺藝術發展處處長尹保倫,澳門藝術博物館代館長唐重,“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聯合策展人劉鋼及吳蔚,以及參展本地藝術家陳顯耀、陳頴藍、周凱倫、何俊彥、吳敏慧、吳少英、司徒儉、黃美婷及黃穎祥等出席。
據介紹,“藝文薈澳2025”涵蓋主場展、公共藝術展、城市館、特展、本地策展計劃、平行展六大板塊,串聯遍佈全城的近三十個展覽,薈萃十多個國家/地區的前沿藝術家,革新藝術敘事,活化歷史場域,深入社區肌理,激發人文動力,使澳門成為生活與藝術交織共鳴的繆斯之城。
位於澳門藝術博物館的主場展將於7月19日起對外開放,匯聚來自13個國家/地區共46位藝術家,近80件/套前沿創作,作品包括繪畫、雕塑、裝置、影像、攝影和人工智慧等媒介,以日常生活空間的設置、命名和解釋,摺疊出人生旅途景況,將之作為全球化“在地性”的一個錨點、縮影和容器,還運用到一些非展覽空間。
公共藝術展覽以“來來,往往”作為主題,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歷時、現時和日常空間,融入城市肌理與日常生活,通過8位主導藝術家的5件/組作品分佈在澳門公共場所和社區之中,聯結更為廣泛的社群、居民及遊客棲息之處,以嵌入式的互動方式為澳門“在地”文化賦予一個更為廣闊的景觀社會。此外,值澳門榮膺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之際,特邀中、日、韓藝術家管懷賓、口寬敏、金相年聯袂創作《時間塔》,以淬煉東方時空哲思的藝術傑構,銘刻東亞城市之間心神契合的文化情誼。
今年城市館板塊設有葡萄牙城市館和中國濟南館,分別由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和中國濟南市美術館協調策劃,並植根於各自獨立的文化體系及形態各異的藝術,聚焦傳統與創新之間的張力,通過同為東亞文化之都的濟南市參與,進一步發揮澳門作為“一基地”的平台作用,向外彰顯澳門中西文化薈萃的人文魅力。
本屆“本地策展計劃”以公開徵集形式從近40個申請方案中選出6個參展方案,探討澳門歷史記憶與全球化境遇的對話關係,內容涵蓋文化基因、語言景觀、女性敘事及科技與生態等多元面向,參展藝術家共計35人。
為持續推動澳門藝術事業與文化產業的長遠發展,營建當代藝術生態圈,本屆“藝文薈澳”開始公開徵集平行展參展方案,最終接納9項展覽,除多個高校的師生展、商業畫廊的聯展及個展,還有以個人名義參展的方案,展現澳門多元創作能量。
更多“藝文薈澳2025”資訊可留意活動專頁www.artmacao.mo、Instagram專頁“artmacao”、臉書專頁“IC Art 藝文棧”及微信公眾號“澳門文化局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