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首頁» 中美雙方團隊正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有關成果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中美雙方團隊正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有關成果
【發佈日期】2025-07-15 01:10:18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本報綜合報道】據香港中通社7月14日消息,中國國新辦當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在會上介紹,目前中美雙方團隊正在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有關成果。

我將對53非洲國家推零關稅

 

王令浚介紹,上半年,中國對美國進出口總值2.0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1.55萬億元,下降9.9%,進口5,303.5億元,下降7.7%。受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影響,中美貿易由第一季度同比增長轉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達到了20.8%。

近期,日內瓦、倫敦經貿會談取得積極進展,中美貿易有所回升。6月份進出口值從5月份不到3,000億元,回升到超過3,500億元,同比降幅也明顯收窄。

王令浚指出,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這既是全球化時代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是產業鏈深度融合的客觀要求,也是兩國企業創新協同與民眾福祉提升的現實需要。

中方願再次強調,日內瓦共識和倫敦框架來之不易,訛詐脅迫沒有出路,對話合作才是正道。希望美方繼續同中方相向而行,讓合作成為中美經貿的主旋律,推動全球貿易體系重回公平與開放的軌道,為全球經濟復甦和增長作出應有貢獻。

而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在同一場合透露,中國將對53個非洲建交國家實施零關稅政策,促進和共同帶動各國經濟發展。

呂大良指出,自去年12月1日起,中國給予最不發達國家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政策。今年上半年,中國與最不發達國家的進口實現兩位數增長,展現了政策顯著成效。

呂大良表示,中國作為全球最具成長性的市場,擁有龐大人口基數,正積極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並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持續擴容的中國市場和不斷開放的政策,為全球貿易注入新動能。下一步,中國將進一步對53個非洲建交國家實施零關稅政策,以更大市場機遇帶動各國經濟發展。

分析認為,這一舉措旨在通過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助力全球最不發達國家實現共同發展,並將進一步深化中國對最不發達國家的單邊開放,體現了中國推動全球共同發展的承諾。

有評論指,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進口政策的持續優化正惠及全球。未來,中國將繼續通過擴大市場准入、優化貿易政策,為世界經濟復甦與發展貢獻力量。

我外貿連續七季度保同比增長

 

另外王令浚在會上發佈了我國上半年貿易“成績單”: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21.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其中,出口13萬億元,增長7.2%;進口8.79萬億元,下降2.7%。

王令浚說,二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長4.5%,較一季度加快3.2個百分點,連續7個季度保持正增長。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中國外貿保持較強韌性,實現總量增長、質量提升、變量可控。

在外貿結構優化方面,呈現出五大特點:一是外貿規模穩增,站穩20萬億元台階;二是貿易“朋友圈”更加多元,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29萬億元,增長4.7%,佔進出口總值51.8%,其中對東盟進出口增長9.6%;三是出口動能向優向新,機電產品出口7.8萬億元,增長9.5%,佔出口總值60%,高端裝備和“新三樣”產品分別增長超20%和12.7%。

四是內需擴大帶動進口趨穩,二季度進口轉為正增長,機械設備、電子元件等進口增速達兩位數;五是外貿主體活力增強,有進出口實績企業突破60萬家,達62.8萬家,其中民營企業54.7萬家,進出口增長7.3%,佔進出口總值近6成。

王令浚說,從貿易夥伴看,上半年中國對歐盟進出口2.82萬億元,同比增長3.5%;對金磚國家及夥伴國進出口6.11萬億元,增長3.9%。外資企業進出口6.32萬億元,增長2.4%,連續5個季度正增長,實績企業達7.5萬家,創2021年以來新高。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mo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