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內地男子受假卡集團指使,來澳利用假卡在本澳各商店進行刷卡消費交易,導致至少11 間商店損失約17萬元。疑人日前在新口岸某渡假村酒店內的商店以假卡支付時,被店員識破,報警處理。司警接報到場將疑人拘捕。
涉案被捕的內地男子姓謝,29歲,報稱無業。
本月10日,司警接獲治安警通知在新口岸某渡假村酒店內的商店發生一宗懷疑信用卡可疑交易,隨即派員到場進行調查。司警調查獲悉涉案男子謝某當日下午2時在上述商店挑選一個價值49,000元的名牌手袋後,使用1張信用卡刷卡支付,期間店員發現列印的交易單據上的發卡行與信用卡卡面上的資料不符,於是停止交易,並報警處理。
司警調查發現謝某於本月8日至10日期間使用至少5張偽造的信用卡在本澳商戶刷卡購物至少8次,涉款149,258元。經查問,謝某承認受僱假卡集團來澳刷卡消費,事成後可以獲得商品總價的10%作為報酬,惟其至被捕時仍未收到報酬,並拒絕交代“上線”身份。
警方對謝某及其租住的酒店進行搜查後,檢獲其以假卡購買的名牌手袋、波鞋、名酒、藥物、行李箱共16件,以及11張刷卡單據、1部手提電腦、1 部手機、8張信用卡、3 支電焊槍和2 把用於製作假卡的刀。
司警之後透過銀行的POS 機對涉案的8張信用卡進行檢驗,經讀取信用卡晶片的資料,確認有4張信用卡晶片內的資料與卡面資料不符,以及有明顯焊接的痕跡,證實為假造的信用卡。另外有4張信用卡晶片內的資料與卡面資料相符,均是涉案男子謝某的資料,但其中2張信用卡的晶片有明顯焊接的痕跡。此外,司警在謝某的手機及電腦內找到大量信用卡資料、假證件相片及製造假卡的教學影片。有關影片顯示,製造假卡需先以電焊槍加熱信用卡,再以刀取出晶片,再將晶片焊接到另一信用卡上,待冷卻後即完成假卡製作。
司警進一步調查發現謝某早於今年6月27日以至少5張假卡在本澳商戶刷卡購物至少 5次,涉及約2萬元,得手後便將贓物帶離澳門。經警方統計,謝某至少在11家本澳商店以有關假卡進行刷卡消費交易,導致涉事商店損失1,470元至85,200元不等,涉及金額總計169,518元,當中更有店舖被謝某重複作案。
司警根據調查所得,已對謝某落案控以假造貨幣、將假貨幣轉手及電腦偽造等罪移送檢察院偵辦,並繼續追緝其餘在逃涉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