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新華社北京7月15日消息,國家主席習近平當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內塞,又集體會見來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的各國外長和常設機構負責人。
習:平等相待符合兩國利益
在與阿爾巴內塞的會面中,習近平再次祝賀對方當選連任。習近平指出,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澳關係近年來走出低谷、實現轉圜,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福祉。這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堅持平等相待、求同存異、互利合作符合中澳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化,都應該堅持這個大方向不動搖。中澳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已經開啟第二個10年,中方願同澳方一道,推動中澳關係進一步向前、向好發展,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習近平強調,中澳雙方首先要持續增進戰略互信。中國堅持和平發展的決心不會動搖,堅持共同發展的理念不會動搖,堅持促進亞太合作發展的政策不會動搖,主張各國團結合作,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地區和平、發展、繁榮。雙方應堅持正確相互認知,夯實互信基礎。二是要深化拓展互利合作。中國16年來一直是澳大利亞最大貿易伙伴,對華貿易為澳大利亞帶來實實在在利益。雙方要推動發展戰略對接,切實為兩國企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打造更多利益契合點和合作增長點,不斷提升合作層次和水平。三是要廣泛培植人民友誼。兩國人民的心靈是相通的、友誼是真誠的,中方歡迎更多澳各界人士來中國走走看看,願邀請更多澳大利亞青少年來華交流訪學,讓中澳友好之樹更加枝繁葉茂。四是要共同應對風險挑戰。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各國要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捍衛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阿爾巴內塞表示,近年來,澳中關係取得積極進展。澳方十分珍視對華關係,期待同中方一道,平等相待,求同存異,互利合作,推動澳中關係發展,這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也有利於地區穩定繁榮。澳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澳方願與中方保持各層級交往對話,增進互信。中國的發展對澳大利亞至關重要,澳方從不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鉤,願保持雙邊貿易暢通,推進綠色產業、應對氣候變化、醫療技術等領域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願加強旅遊、教育、體育等人文交流,促進人民相互理解。面對變亂交織的世界,澳方願與中方堅持多邊主義,支持聯合國發揮重要作用,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穩定性、確定性。澳方支持中國擔任2026年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
王毅參加會見。
強調上合要看準方向堅定信心
集體會見各國外長和常設機構負責人時,習近平指出,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4年來,始終秉持“上海精神”,不斷成熟壯大,煥發出強大生命力。成員國政治互信不斷加深,各領域合作結出碩果,成功走出了一條順應時代潮流、契合各方需求的區域合作道路,樹立起新型國際關係的典範。中方始終把上海合作組織作為周邊外交優先事項,致力於把上海合作組織做實做強,維護好地區安全和穩定,促進成員國發展繁榮,打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去年7月中方接任輪值主席國以來,積極開展活動、推動合作,各方邁出共同建設上海合作組織美好家園的堅實步伐。今年將舉辦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我期待在天津同各成員國領導人會面,共商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大計。
習近平強調,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上海合作組織要看準方向、堅定信心,高效行動、更有作為,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一是牢記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以互信、互利為合作之基,以平等、協商為相處之道,以尊重多樣文明促進和諧包容,以謀求共同發展實現共贏繁榮,讓“上海精神”持續照亮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之路。二是回應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動派。完善應對安全威脅和挑戰的機制,築牢安全屏障,回應人民對和平安寧生活的期待;對接成員國發展戰略和共建“一帶一路”等合作倡議,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回應人民對富足美滿生活的期待;便利人員往來、促進民間交流,多舉辦體現各國特色的人文活動,回應人民對豐富精神生活的期待。三是擔當時代使命,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篤行者。堅決反對霸權霸道霸凌,讓世界多極化更加平等有序;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讓經濟全球化更加普惠包容;團結引領全球南方,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匯聚磅礡力量。
王毅作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主席匯報了中方接任輪值主席國以來各方面工作進展和天津峰會籌備情況。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代表外方發言,表示上海合作組織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取得世人矚目的合作成果,國際吸引力不斷增強。實踐證明,“上海精神”符合成員國共同利益,具有強大生命力。中國接任輪值主席國以來,舉辦大量活動,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取得新的發展。面對複雜國際形勢,上海合作組織應堅持多邊主義,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各方願積極支持中方主席國工作,凝聚共識,確保天津峰會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