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九三閱兵編設45個方(梯)隊,方隊是排列整齊的矩形編隊,主要由人員和裝備組成,在地面行進,而梯隊則按戰術或象徵性編隊,主要由空中力量組成。閱兵將按照閱兵式、分列式兩個步驟進行,時長約70分鐘。
在閱兵式環節,受閱部隊在長安街列陣,光榮接受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檢閱。在分列式環節,將按空中護旗梯隊、徒步方隊、戰旗方隊、裝備方隊、空中梯隊的順序,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
央視新聞報道指,九三閱兵的空中護旗梯隊由多型直升機組成多個編隊,以護衛旗幟、編成字符、懸掛標語等方式,體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家日益繁榮昌盛、軍隊不斷發展壯大,向全世界昭告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偉大真理。
徒步方隊體現的是“一老一新”,“一老”就是抗戰老部隊,受閱人員主要從前身為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華南遊擊隊等單位以及抗日根據地所在省份民兵為主抽組;“一新”就是軍事力量結構新布局,包括“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系。
戰旗方隊代表的是浴血於抗日烽火的功勳榮譽。從無數英雄和眾多功勳榮譽旗幟中,區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部隊,遴選具有典型意義的旗幟,由所在單位官兵擎旗受閱,寓意著偉大的抗戰精神接續傳承,人民軍隊無畏艱難、奮勇直前。
裝備方隊按照實戰化聯合編組,編陸上作戰群、海上作戰群、防空反導群、信息作戰群、無人作戰群、後裝保障群和戰略打擊群等,不少是代表現代戰爭形態演變的最新裝備,還有一些是國之重器,充分展示我軍制勝現代戰爭的強大能力。
空中梯隊按照模塊化、體系化編組,由先進的預警指揮機、殲擊機、轟炸機、運輸機等組成,基本涵蓋了我軍現役主戰機型,很多是大家關注的明星裝備,還有一些是首次公開亮相,充分展示我軍空中作戰力量的跨越式發展。
此外,千餘名官兵組成的新中國閱兵史上規模最大的聯合軍樂團,將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演奏大家耳熟能詳的抗戰經典曲目,和大家共同追憶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緬懷那些為民族獨立和自由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先烈。
據了解,新中國成立後,共進行了18次閱兵,今年九三閱兵為第19次閱兵。此前18次閱兵分別為: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閱兵,此後1950至1959年,每年舉行一次國慶閱兵。1984年,國慶35周年閱兵。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2015年,首次九三閱兵。2017年7月30日,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2018年4月12日,南海大閱兵。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