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綜合中新社、香港中通社報道,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9月3日在北京隆重舉行。當天亮相閱兵場的武器裝備均從中國國產現役主戰裝備中遴選,備受海內外關注,呈現四大看點。
國之重器震撼亮相
這次閱兵,23個裝備方隊分為7個作戰群。作為國之重器、壓艙基石的核導彈第一方隊當天震撼登場接受檢閱,其中,“驚雷-1”空基遠程導彈、“巨浪-3”潛射洲際導彈、“東風-61”陸基洲際導彈、“東風-31”新型陸基洲際導彈,首次集中展示解放軍陸、海、空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
隨後,核導彈第二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這是裝備方隊壓軸出場的方隊。12台大型導彈運輸車載著“東風-5C”液體洲際戰略核導彈,在天安門廣場前緩緩駛過,瞬間成為媒體和觀眾的焦點。現場介紹,作為中國戰略反擊體系中的重要組成,“東風-5C”打擊範圍覆蓋全球,全時戒備、有效威懾,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據著名軍事戰略專家王雲飛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指出,東風家族成員有東風-5、東風-5A、東風-5B、東風-5C。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洲際地地戰略導彈,而東風-5C能攜帶10個彈頭,可在縱深數百公里區域內選擇要打擊的獨立目標,還可調節打擊時序和次序,大幅提高突防能力和打擊效果。
涵蓋主體空中力量
受閱空中梯隊涵蓋中國軍隊聯合作戰主體空中力量。
殲擊機梯隊由殲-16D、殲-20、殲-20A、殲-20S、殲-35A組成。作為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隱身戰鬥機,殲-35A可執行制空作戰任務及對地、對海多種突擊任務,是隱身與反隱身作戰體系的規模組成力量。
轟炸機梯隊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轟-6N、轟-6K、轟-6J同場受閱,全面展現中國軍隊空基遠程打擊能力。
艦載機梯隊中,殲-15DH、殲-15DT、殲-35、殲-15T等四型戰機同時公開亮相。其中,殲-15DH飛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艦載電子戰飛機,殲-15DT飛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彈滑兼容型艦載電子戰飛機。
攻防制勝無人作戰
陸海空無人作戰裝備接續亮相。
陸上無人作戰方隊的受閱裝備為偵打突擊、掃雷排爆、班組支援等無人戰車,其中偵打突擊無人車是現代無人裝備融入現有作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上無人作戰方隊受閱的新型無人潛航器、無人艇、無人佈雷系統,是海上作戰的“奇兵利器”。
空中無人作戰方隊受閱的新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等裝備,可隱蔽出擊、廣域覆蓋、自主協同,創新未來空戰新樣式。方隊中的5型7種裝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空中無人裝備。
值得關注的是,反無人機力量也在此次閱兵中亮相。反無彈炮系統、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成體系建設,可攔截無人機、巡飛彈等目標,既能軟殺傷,又能硬摧毀,是反制無人機的強大“鐵三角”。
鍛造無形戰場尖兵
在無形戰場上,中國軍隊同樣有制勝法寶。
網絡空間作戰方隊受閱的4型裝備集指揮控制、偵察感知、網電對抗於一體,具有技術先進、體系集成、快速應變等特點,是築牢網絡邊防、賦能聯合作戰的新銳力量,是中國軍隊新質戰鬥力生成的重要增長點。
電子對抗方隊受閱的5型電子對抗骨干裝備,是中國軍隊現役電子對抗主戰裝備,能全頻偵控、精準壓制,具備空天防抗、破網斷鏈作戰能力,形成了“偵、攻、防”三位一體電子戰能力,是搶佔戰場先機的“電磁利劍”。
信息支援方隊受閱裝備由戰場網雲車、數智賦能車、天地組網車、信息融合車組成,能快速構建新型網信體系、有力支撐聯合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