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本報綜合報道】據中新社廣州10月28日消息,“2025內容創作者嘉年華”當日在廣州舉行。本次活動以“創造正當時”為主題,聚焦政策扶持、產業聯動和文化創新,旨在為全球創作者搭建交流碰撞、互鑒共進的平台,並發出“來粵創作正當其時”的邀約。
穗多區聯動提供全鏈條支持
廣東擁有廣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文化寶藏,非遺、美食、美景眾多,粵語歌曲、影視作品積澱深厚,為內容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靈感源泉。
活動當日,廣州和深圳發佈“優質內容創作扶持政策包”,包括免費開放的創作場景、量身打造的創意孵化、持續不斷的流量扶持、真金白銀的資金激勵、辦公場地的優惠補貼、落戶入學的優先保障等。
據介紹,廣州多區聯動,從文化底蘊、空間載體到金融政策,為創作者提供從靈感孕育到商業轉化的全鏈條支持。其中天河區傾力打造“立足大灣區、輻射海內外”的互聯網優質創作者集聚高地與優秀內容製作高地,以“政策+資源+服務”三位一體模式,為創作者提供完備的服務保障體系。
越秀區構建“1+3+N”自媒體矩陣,覆蓋從新手入門到資深進階的全階段需求。
海珠區計劃每年投入4,000萬元激勵優質內容創作,對內容創作企業年度最高給予獎勵300萬元。
黃埔區持微短劇從建設拍攝到內容變現的全鏈條發展,符合條件的影視企業最高可獲4,000萬元獎補。
白雲區構建“直播選品+內容創作+品牌孵化”數字生態圈支持直播產業發展。
南沙區推出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八大工程,為引進和培育的各類內容創作者連續發放30個月生活補貼,“以年輕的城服務年輕的人”。
 
 
 
 
 
 
 
 
 
 
 
 
 
 
 
 
 
 
 
深五區形成全鏈條政策矩陣
 
深圳前海、福田、南山、光明、寶安5個區則形成覆蓋“創作-孵化-傳播-出海”的全鏈條政策矩陣,相應發佈支援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的豐厚政策禮包,推動“創意深圳”成為全國數字內容產業創新高地。
如前海區對符合前海合作區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條件的自媒體企業,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並開展新媒體運營師認證培訓,對通過考核的前海MCN機構、內容工作室員工給予學費補貼,鼓勵創作者參加全媒體運營師等職業技能認定,對合格學員統一納入人才認證體系。
福田區推出立體化支援政策“福立方”,為創作者與企業提供從啟動、成長到卓越的全周期支持。支援社會力量投資建設文化創意、數字創意產業園區,最高補500萬元;認定為國家、省、市、區級園區的,額外獎100萬元。為新引進入戶畢業生提供生活補貼,碩士最高5萬元,本科最高3萬元。鼓勵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企業(機構)建立大學生實習基地,按本科生每人1,500元/月、碩士生每人2,500元/月、博士生每人4,500元/月給予實習基地補貼。港澳台籍實習生補貼提高50%。
南山區聚焦優質內容創作與國際傳播,對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企業新引進入戶35周歲以下國內外重點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碩士畢業生,分別給予最高3萬元、5萬元生活補貼;並釋放智恆產業園和深圳灣科技生態園微短劇產業集聚效應,依託公共服務中心持續完善公共服務措施,引入和培育有行業影響力的活動。
光明區賦予優秀科技內容創作者“才享光明”人才碼,納入相應服務保障體系,並通過積分獎勵體系為企業和團隊成員兌換相應權益。人才碼持碼人可優惠入住保障性租賃住房;入住合作酒店,可享受專屬折扣;在一定期限內免費租住國際人才驛站、青年人才驛站。對首次達到規上服務業標準並成功升規的文化、娛樂業企業,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次年實現營業收入正增長的,再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對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納統企業年度營業收入每增長100萬元獎勵1萬元,最高獎勵100萬元。
寶安區推出十條措施系統扶持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包括對符合條件營業首次達到相應規模的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企業給予一次性最高1,000萬元人民幣產業獎勵,對開展影視製作的企業,最高資助100萬元。對播出反響良好的網絡影視作品,最高資助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