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首頁» 澳青參與活動提高科學素質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澳青參與活動提高科學素質
【發佈日期】2022-02-18 03:02:24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創新科技是未來國家發展的大趨勢。為提升澳門中學學生科技創新的能力,澳門科學館、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澳門青少年科普教育協會每年組織學生參與全國及本地的科普活動和比賽,並在去年獲得優異的成績。對此,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等機構於今年2月舉行 “2021年科普活動頒獎禮曁2022年科普活動宣講會”,向本澳青年學生頒發“2021年全國青少年科學高校營”、“第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及“第三屆北京國際青年科學影像節”合共60多個獎項。

是次活動於2月12日上午10時假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會議廳舉行,中聯辦經濟部處長朱耘、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學生廳廳長陳旭偉、澳門基金會委員區榮智、中華教育會理事長鄭洪光、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會長崔世平、澳門科學館館長邵漢彬、澳門青少年科普教育協會理事長唐華軍、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勞校中學校長鄭杰釗、澳門大學譚錦榮教授、澳門科技大學趙鴻昊副教授、澳門大學梁俊釗博士、澳門青少年科普教育協會秘書長盧偉科及副秘書長徐煒偉等人擔任主禮嘉賓。

許敖敖致辭時表示,去年主辦單位攻難克艱,高校科學營和微電影比賽通過線上線下有序展開。本澳學生走進澳大和科大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了解太空、中醫藥和物聯網知識等前沿科技知識,感悟科學精神。在微電影比賽中,同學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用鏡頭探尋科技之美,發現藝術之光,拍攝內容涵蓋中藥、海洋、天文、芯片、北斗、物理、生物等方面,充分展示澳門中學生獨特的探究精神和科技創新風采。今後該會將繼續努力,為本澳科技人才的培養貢獻力量。

邵漢彬表示,隨著網路和多媒體資訊技術的發展,影片、圖像、動漫、遊戲等新媒體日益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媒介,特別是青少年對新媒體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期望透過影像節鼓勵青少年學習和使用網路和多媒體技術,了解現今科技發展及未來趨向,從而提高本澳青少年的科學素質。澳門科學館將於本年3月與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及澳門青少年科普教育協會共同舉行澳門區青少年科學影片賽事及多項科普活動,透過整合各籌備單位的資源,協助本澳青少年把科普學術成果發揮至更廣泛的平台。

 

據介紹,自2012年起,全國青少年科學高校營在每年暑假都會組織海峽兩岸暨港澳1萬多名品學兼優、對科學探究有濃厚興趣的高中生走入重點高校、知名企業和科研院所,以及參觀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技與文化交流活動。而去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有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的12,580名高中生營員,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參加全國71個分營的活動。 

 

至於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及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主辦的“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內地及港澳地區於2021年共收到3,695份影片作品。而由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及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主辦的“北京國際青少年科學影像展評活動”更是首次邀請捷克、俄羅斯以及港澳地區青少年參與。本澳學生於上述兩項比賽中獲得了驕人的成績。

STEM教育鼓勵青年從錯中學習

科普教育並非讓學生在既定框架內一板一眼地學習科學知識或追逐獎項,最重要的是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習之興趣,推動社會進步。澳門教育界近年致力發展STEM教育(初中綜合應用技能教育先導計劃),其屬於一套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方式,4個英文字母縮寫分別代表: 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數學)。STEM教育一改過往“填鴨式”教育,積極培育學生的獨立思考及創造能力,真正鼓勵青少年從實驗、錯誤中學習。

教青局教育研究及規劃廳廳長黃健武此前受訪時表示,STEM教育已推行一段時間,對象為初中學生,目前有29所學校參與計劃,約有55個相關課程,共282個班級,吸引8,600名學生參與,佔初中學生總體逾五成四。他強調,STEM教育仍處於起步階段,需循序漸進地推行,目前以培養初中學生興趣為主,日後再視乎情況擴展至其他教育階段,並且開展多項教師交流和培訓活動,以提升其跨學科合作和課程設計的能力。

他續指,當局已委托澳門大學總結及分析STEM教育的實踐成效,預料2022年內完成總結報告,相信屆時可制定更系統、更具針對性的師資培訓活動,進一步推動STEM教育工作。

編者語: 培育人才非一朝一夕

科技創新應用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尤其是新冠疫情更加速全球科技創新的進程,很多新技術應運而生,並與醫療、社交等領域深度融合,國家亦十分重視科技創新,其發展日新月異,冀能 真正貫徹落實“科技強國”的戰略。

近年社會意識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本澳政府、學校及社團越發重視青少年的創新能力,因此一直不遺餘力地透過各種方式培養青少年創新思維,激發他們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去年多項科普活動除了能讓青少年了解現今科技發展及未來趨向之外,更可以跳出澳門這個舒適圈,與內地、國外青少年相互切磋交流,了解對方值得學習的地方。

惟本澳一直缺乏相關科創企業,難以為青少年提供見習及就業機會。隨著去年出台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將重點推動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高新科技及文化體育產業,從而推動本澳實現經濟多元化,特區政府擬透過《人才引進制度》,引入所需的專業人才,冀能藉此推動產業和行業發展,且發揮帶教作用,培養本地人才。

不過相關制度引起社會兩極意見,有部份意見認為此舉無疑是剝削本地人就業及向上流動機會,或最後會造成“搶澳門人飯碗”局面。然而,無可否認的是,培育人才及推動產業發展並非一朝一夕,長期過度依賴博彩旅遊業的澳門確實在發展四大產業上力有不逮,需依賴外地人才來澳帶動相關產業和行業發展,相信若日後成功打造成熟的產學研鏈結後,屆時學有所成的本地人才便可以投身相關行業,為建設澳門貢獻力量。

春華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cc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